「聽心音 找心病」聽診器也能揪出「心」頭大患!學會呼籲:關懷家人 陪伴就醫、別忘聽心音
每日健康
2023/02/17
「聽心音 找心病」聽診器也能揪出「心」頭大患!學會呼籲:關懷家人陪伴就醫、別忘聽心音。/今健康

文/今健康  洪素卿

關心家中所愛,不僅要傾聽他們的心聲,還要了解他們的「心音」!由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支持、愛德華生命科學發起「聽心音、找心病」活動,呼籲民眾就醫時、請醫師協助聽聽心臟有無心雜音,尤其是60歲以上長輩,合併有全身無力、走路會喘等情況,有時光是「聽心音」就有機會發現致命卻可治療的心臟瓣膜疾病,及早揪出心頭大患。

 

心臟瓣膜疾病。聽心音可望及早揪出心頭大患、及早介入治療

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李文領醫師指出,心血管疾病百百種,有些需要高階診斷儀器才能發現,但像是主動脈瓣膜狹窄/逆流、二尖瓣膜狹窄/逆流或脫垂、三尖瓣與肺動脈瓣狹窄與逆流等瓣膜性疾病,患者心臟結構出了問題,聽診時可以聽到很明確的心雜音,即便不是心臟專科,也能透過聽診器察覺異狀、揪出問題來。

理事長指出,心臟瓣膜疾病在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,早期找可能完全沒有感覺、即便有症狀也不一定能直接聯想到是心臟發生了問題。尤其是老人家,面對瓣膜疾病症狀,「可能只覺得自己體力差、走不大動,面對醫師時也說不出所以然來。」這時候聽心音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。

「之前曾遇過警覺性很高的診所醫師,聽診時聽到很大雜音,便趕緊將患者轉診到心臟內科,結果進一步檢查、找出患者瓣膜問題。奇蹟性在“早期”聽出毛病來!」

「聽心音 找心病」聽診器也能揪出「心」頭大患!學會呼籲:關懷家人 陪伴就醫、別忘聽心音。/今健康

發現早晚預後大不同  若等到症狀明顯  壽命可能只剩二到五年

「瓣膜疾病早期發現很重要!」李文領指出,以主動脈瓣膜狹窄為例,發現期別不同,預後差很多。輕度狹窄時,可能只是覺得走路有點喘,但當重度狹窄、胸口會痛,這時平均壽命可能只剩五年。一旦到了走路會昏厥、就只剩三年。若等到腳都已經腫了、已經心臟衰竭,平均壽命只剩兩年。

一旦患者不自覺、或把症狀當成是老化等現象,很可能把早期原本很容易治療的疾病、拖到後面變成急症、重症才到醫院;不僅「治療風險」變高、「治療成績」也差。所以學會大力支持聽心音、找心病的活動,希望能夠早期發現問題。

「聽心音 找心病」聽診器也能揪出「心」頭大患!學會呼籲:關懷家人 陪伴就醫、別忘聽心音。/今健康

治療已有新進展。不開胸也能換瓣膜  生活品質大不同
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年齡較長的患者,拒絕就醫其實是擔心即便真找出什麼問題來,自覺年紀這麼大、手術很辛苦,做完也不知道能多活幾年!

對此,李文領理事長指出,「近年部分心臟疾病治療有了突破性進展,以主動脈瓣膜狹窄來說,除了傳統開胸手術,現在已可以經導管置換瓣膜,導管經由股動脈進入血管,做完後再把股動脈微創傷口閉合,手術完第二天患者就活蹦亂跳,在美國,甚至第二天、三天就放病人出院。出院時身上沒有任何傷口。」

「我自已就在患者身上看到戲劇性的變化!」李文領以他的一名患者為例,原本在外院已經診斷主動脈瓣膜狹窄,但是擔心手術風險、不敢積極治療,直到最後因為急性心臟衰竭來住院,「當時患者已經很喘、說是在家裡連躺也躺不住、走幾步就喘,感覺自己可能快要死掉了。」這時候才緊急就醫,後來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,「後來回診時、根本就像是換了一個人,宛若新生。甚至外觀氣色也從邋遢萎靡、變成西裝筆挺!」

「聽心音 找心病」聽診器也能揪出「心」頭大患!學會呼籲:關懷家人 陪伴就醫、別忘聽心音。/今健康

家人多關心 醫師多費心。「聽心音 找心病」為長者健康多盡一份心

「因為看到病人的改變、覺得更加值得推廣相關疾病認知。」李文領說,更何況「聽診本來就是基本醫療行為的一部分,成本也很低」,所以學會才會發起這個活動!

學會還特別在文宣放上「小朋友用聽診器幫爺奶聽心音」的照片,希望提醒家人們一起守護長輩健康。除了平時多關心,一但家中長輩有全身無力、走路會喘等看似跟心臟無關的症狀時,千萬不要以為只是老化,陪同就醫時即便是在家裡附近的家醫科、耳鼻喉科診所,一樣可以請醫師幫忙聽個心音。一但發現心臟雜音、再轉診心臟專科進一步檢查。

「聽心音 找心病」聽診器也能揪出「心」頭大患!學會呼籲:關懷家人 陪伴就醫、別忘聽心音。/今健康
「聽心音 找心病」聽診器也能揪出「心」頭大患!學會呼籲:關懷家人 陪伴就醫、別忘聽心音。/今健康

【FB粉專「聽心音找心病:遠離瓣膜疾病」】請點我

【更多心臟瓣膜衛教資訊】請點我

延伸閱讀
「超強抗氧化劑」維生素E一次看 每日足量攝取心臟病風險降低近5成
腳腫、體重下降?恐已到癌症晚期 醫喊:警惕萬人殺手「膀胱癌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