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胃卡卡的?「7種便便」檢測表大公開:2情形繼續保持
每日健康
2023/12/20

工作卡卡已經很不開心了,腸胃也卡卡就更難受了。對此,好食課營養師楊哲雄分享,根據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,可將大便分成7類,而不同類型大便的飲食方針大大不同,要對症下藥才行。

98GHTSNBI37NWOO4O48S4.webp

▲ 排便頻率1天3次~3天1次都是正常範圍。(示意圖/123RF)

楊哲雄在臉書專頁《好食課》發文表示,排便頻率1天3次~3天1次都是正常範圍,缺乏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與增加糞便體積,也沒有足夠的水幫助潤滑腸道,很容易導致便便難以排出,而腸躁症、乳糖不耐、吃壞東西或腸道菌相不平衡,則可能造成腹瀉,如果嚴重腹瀉,除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之外,也應馬上就醫諮詢醫師或營養師,必要時採取低渣低纖飲食,甚至禁食,以減少對腸胃的刺激。

【屬於便秘問題】

第一類:像羊大便,硬又小顆,且分散不聚集,建議多吃膳食纖維,每日吃足5份蔬果,分別為3份蔬菜(約燙熟後一碗半的份量)、2拳頭的水果,主食類選擇全穀及未精製雜糧,每日也要喝足體重公斤數乘以30毫升的水。

第二類:呈長條形香腸狀,但表面凹凸不平,主要是因膳食纖維的攝取略微不足,水分也喝不夠,建議需再多加留意纖維及飲水量。同時也要適度補充油脂,使腸道潤滑,才能改善便秘問題。

【屬於正常情形】

第三類:長條形香腸狀,外表偏光滑但仍舊帶點裂痕,建議可再多增加一點水分攝取,其餘正常,可繼續保持。

第四類:長條形並且光滑,排便時不用花費太多力氣,表示膳食纖維、水分、油脂皆攝取充足,可繼續保持。

圖/翻攝自 好食課 臉書

【屬於腹瀉情形】

第五類:糞便呈一段段的,斷側呈光滑柔軟狀,可能是腸道發炎或吃到刺激性食物導致,可適度補充益生菌,幫助腸道菌平衡,並減少辛辣、油炸等易刺激腸道的食物。

第六類:糊狀大便,部分糞便仍有形體。

第七類:水狀,無固定形狀。

後2類可能是因食物不新鮮、手不不乾淨、腸胃炎或乳糖不耐者食用到含乳糖食品,導致腹瀉情形較嚴重,建議除了減少辛辣、油炸等易刺激腸道的食物,也要時刻注意個人衛生清潔與食物儲存情形,乳糖不耐症嚴重者則應減少乳品攝取。

延伸閱讀
有沒有30公分看臉就知道 韓國研究:鼻尖、腳掌透露男性小弟弟尺寸機密
先別管發音! 吃高麗菜至少能獲得「5種好處」? 營養師:1類人不適合多吃